《果洛藏族自治州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四位一体”扶贫工作机制(P5):以我省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着力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援青扶贫的“四位一体”扶贫工作机制。
2. “国标地面数字电视无线覆盖”(P7):是指以国家标准规范的地面数字电视系统,即通过发射塔无线发射数字电视信号,受众群众通过数字电视机顶盒接收数字电视信号,收看高、标清电视节目,这一套系统就称为国标地面数字电视。
3.“三纵四横”主骨架(P14):是覆盖全州六县四十多个乡镇、矿区、景点,并形成斜“井”字形的公路网布局规划,是我州建设重点。“三纵”指的是:沟里州界-花石峡-下大武-雪山白塔-才公卡-东倾沟路口-大武-下藏科-门堂-久治省界;花石峡-上贡麻-达日-班玛-友谊桥;阿木科-扎陵湖-黄河乡-特合土-建设-莫坝-达日-吉卡-知钦乡。“四横”指的是:姜路岭-花石峡-玛多-巴颜喀拉山;拉加-大武-达日-桑日麻-马崩;齐哈玛-久治-白玉-班玛-年龙;苦海-黑山-加木恩-莫格德哇-扎陵湖-牛头碑-康群。
4.“美丽乡村”(P14): 美丽乡村建设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它的内容是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它既包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包含了农民收入、生活质量的提高;既包含了农村整体面貌、环境的变化,又包含了农民素质的提升,还包含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等,是一个全面而完整的系统工程。
5.4G网络建设(P15):4G是英文the 4th gene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的缩写,指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通信是比上一代通信技术更加先进的超高速无线新网络,移动电话用户不仅可以通过无线及三维空间虚拟实境连线,而且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2013年12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正式发放了第四代移动通信业务牌照(即4G牌照),我省移动运营商开始提供4G相关服务,和全国同步进入了4G通信时代。
6.“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P19):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針,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把政府的工作重点放到“保基本”上来,加快编织一张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安全网”,特别是要“补短板”“兜底线”,为人民基本生活提供保障。
7.低收入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P20):低收入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是推进社会援助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 的重要手段。是指通过多部门协作,对申请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家庭的收入和财产状况进行认真核对,以保确保社会救助制度的公开、公平、公正实施。
8.“两不愁、三保障”(P20):即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9. “八大工程”(P22):即公共文化惠民服务工程、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格萨尔文化品牌提升工程、文化产业培育工程、文化宣传交流工程、文化市场创新工程、广播影视建设工程、文化人才培养工程。
10.格萨尔文化保护生态区(P22):建立《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目标是抢救保护《格萨尔》文化的原生态、现实性、完整性,优先抢救保护《格萨尔》文化处于濒危状态的项目、传承人和文化品种,在近期内基本形成《格萨尔》文化保护体系、宣传推广体系和产业运作体系。保护区以达日县、甘德县为中心,辐射果洛境内其他四县及四川、甘肃等周边省份为保护范围和重点区域,以史诗《格萨尔》及其民间信仰、《格萨尔》剧等文化遗产为保护内容,以史诗《格萨尔》传承人、传承团体主体为保护群体。保护范围内的自然环境、历史遗迹,特别是以活态存在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一并纳入保护内容。《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后,将打造《格萨尔》文化品牌,以《格萨尔》文化旅游节等重大节庆活动为依托,以《格萨尔》长廊为纽带,开发地方《格萨尔》文化资源优势,形成连接相关省、州《格萨尔》文化区的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打造《格萨尔》文化品牌。
11.“两山两湖一沟一长廊”(P22):是果洛州最主要的文化旅游景点,也是今后加快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主攻方向。 “两山”即阿尼玛卿雪山、年保玉则山;“两湖”即扎陵湖、鄂陵湖;“一沟”即红军沟;“一长廊”即格萨尔文化长廊。
12.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P2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决定性作用”的提法,是我们党在理论上的又一重大飞跃,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必将对加快市场化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重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13.扎实开展严肃财经纪律专项行动(P24):为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经行为,就全州财经行为进行专项整治活动,主要为:对单位组织的各项收入是否严格按规定进行处置,是否存在“小金库”。对暂存暂付款等往来款项是否及时进行清理。项目资金使用是否存在擅自改变资金用途、挤占挪用或用于弥补办公经费、违规发放福利等情况。历年审计意见建议是否整改落实。单位资金是否建立资产台账,账实是否相符;资产购置是否通过政府采购批准。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存在一人双岗现象。单位公务卡办理是否实现全员覆盖,是否仍存在大额提现并报账情况。
14.一线工作法(P25):干部在一线工作,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创新在一线体现,成效在一线检验。
15.倒逼工作法(P25):通过详细分解目标任务,以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任务倒逼责任人等方式,强化督促检查,促使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围绕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执行力的提高。
16.“大调解”体系(P25):即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体系。
17.正能量(P26):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鼓舞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简单来说,就是积极的情感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