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下午,海晏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县“三基阵地”胜利闭幕。县委书记斗拉作了讲话。
会议应到代表132名,出席会议代表106名,符合法定人数。
大会执行主席斗拉、陶尕勇、吉汉杰、才星加、孙鸣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主席团全体成员,县委、县政府、县政协、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的领导。
会议由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陶尕勇主持。
大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王磊同志为海晏县人民政府县长,并举行了新当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宪法宣誓仪式。
大会依次表决通过了海晏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海晏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海晏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的决议、海晏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海晏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海晏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斗拉指出,2024年,全县上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省、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优环境、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县呈现出经济平稳、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生态美丽、开放奋进、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良好局面。成绩的取得,是省、州委坚强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的结果,也饱含着全县各级人大组织和各位人大代表的智慧和汗水。
斗拉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海晏实干争先、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之年。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党的领导。要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海晏县委关于印发<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分工方案>的通知》精神,大力支持和保障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创造性开展工作。要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党的领导全面、系统、整体地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州委工作要求在海晏执行不偏向、贯彻不变通、落实不走样,以各自工作的实绩实效诠释忠诚、检验担当。二要服务中心大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要以贯彻落实县委决策部署为重点,在生态文明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民生改善、城市更新和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多建睿智之言,常尽监督之责,全面提升“河清海晏,红色圣地”知名度,让县委各项工作推进更加契合发展实际。县人大常委会要全面推进红河湾生态工业经济集中发展区升级改造工作专班工作,统筹解决好企业用地低效、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历史遗留问题,在闲置资源盘活利用、科学谋划布局上加快工作进度,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引进更多优质企业,推动园区纳入全省重点扶持转型园区目录,不断夯实海晏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三要牢记根本宗旨,增进民生福祉。要树牢民生为大的价值取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强化产业、就业、政策性帮扶,建立健全消费帮扶统筹机制和激励奖补政策,千方百计促进脱贫群众增收,倾力解决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方面的问题,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要进一步密切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各级人大代表要将代表履职活动与常态化组织开展“我为海晏发展说句话”建言献策活动结合起来,倾听群众“呼声心声”;各部门要加大社情民意办理回复力度,及时化解群众“急难愁盼”。四要锤炼实干作风,强化作风建设。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要提振锐意进取的精气神,坚持律己从严、率先示范,干字当头、奋勇争先,深化落实“四个机关”定位要求,强化学习、提升能力,在建强人大工作队伍、提升工作质效上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斗拉要求,各级党委要大力支持和保障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开展工作。县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扎实做好监督、决定、任免、代表等各项工作,不断提升新时代人大工作质效。“一府一委两院”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认真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各位代表要珍惜党和人民的信任,密切联系群众,在为民用权、为民履职、为民服务中彰显价值、展现风采。
陶尕勇指出,会议凝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是一次高举旗帜、维护核心、凝聚共识、提振信心的大会。并表示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好会议精神,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政治担当、更足的政治自信,多谋创新之举、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海晏实践贡献更多人大智慧和力量。
大会号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大力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实干争先,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海晏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胜利闭幕。
县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县政府组成部门负责同志、省州驻县有关单位及有关企事业单位负责同志列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