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欢迎您!N/A 返回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门户网站

【人大代表风采】履职尽责显担当 为民办事谱新篇--全国人大代表、门源县第二寄宿制初级中学教师郭金萍履职事迹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门源县第二寄宿制初级中学教师郭金萍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履职的两年中,她始终秉持“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宗旨,积极参与各项专题调研活动,深入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情况。这些宝贵的经历,让她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必须准确把握代表法的新原则、新规定、新要求,不断提高依法履职能力。这既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人大代表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在依法履职的道路上,郭金萍始终保持着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时刻关注群众的切身利益。2024年七月底,她有幸参加了财政部组织的青海省上半年工作总结座谈会。在会上,她提出了关于改善当地农村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议。郭金萍深知,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而农村寄宿制学校更是农村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她迫切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投入,改善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令她欣慰的是,她的建议得到了财政部、财政厅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应。他们不仅当天会后当面回复了她,还亲自到她所在的门源县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孩子们的需求。这种对人民声音的高度重视和快速响应,让郭金萍更加深切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让她更加坚信,作为人大代表的声音是可以被听见的,建议是可以被采纳的。如今,445万元的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已经在门源县第二寄宿制初级中学落地见效。这一案例生动诠释了代表法确立的“有关机关、组织应当认真研究办理代表建议”的刚性要求,也让她更加坚定了依法履职、为人民办实事的决心。

除了关注教育问题,郭金萍还特别关注特殊群体的权益。门源县特殊学校马维燕患有先天性脑瘫,7岁的时候还走不了路。为保障特殊群体的受教育权,门源对全县的重度残疾儿童进行上门评估,动员他们入学就读。在特殊学校,马维燕逐渐学会了读书识字,并用稚嫩的文字写下自己想要和正常人一样学习生活,将来做一名特教老师的愿望。2025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郭金萍分享了马维燕的故事同在会场的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财金健康集团脑瘫儿童公益救助中心主任王川得知后主动联系郭金萍,并表示愿意向门源县的脑病患儿提供帮助。在全国两会精神指引下,在鲁青两地的深情厚谊中,诺莱医学启动“山海连心,新的希望”脑病儿童公益项目,为青海门源脑病患儿带来福音。两会结束后,王川代表带领诺莱医学功能神经外科中心医疗团队,前往青海省门源县,为全县90余名脑病儿童患者进行了详细的问诊和筛查,筛选出18名符合手术条件的患儿,目前4名脑瘫儿童已接受公益手术治疗。

这件事让郭金萍深深感受到,党的政策如同阳光普照大地,给予弱势群体无尽的温暖和关怀;社会爱心如同雨露滋润心田,让每一朵花儿都能茁壮成长。在阳光雨露的共同滋养下,每一朵花儿都能绽放出自己的光彩。这正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党的政策引领方向,代表架起桥梁纽带,社会爱心接力传递,共同汇聚成改变弱势群体命运的磅礴力量。

在未来的履职道路上,郭金萍表示将继续秉持着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崇高使命,依法履职、为民办事、不负重托。她相信,只要心系人民、情系民生,就一定能够谱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