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欢迎您!N/A 返回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门户网站

聚焦“三资”抓调研 靶向发力提质效

       ---门源县人大常委会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专题调研

近日,根据2025年监督工作计划,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委员和人大代表组成视察调研组,围绕全县“三资”管理工作开展专题调研

视察组一行深入县农商银行“三资”管理代理中心、阴田乡人民政府、小沙沟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等9家单位,采“实地察看、查阅资料、座谈交流、听取汇报”等方式,了解了全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现状。视察组认为近年来,全县通过清产核资、规范资金管理、免费代理记账、合理利用和盘活资产资源、强化制度执行、督查问题整改、强化财务知识培训等举措,夯实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基础,提升了运行机制的规范性,推动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但同时也存在村集体管理基础薄弱,部分村财务人员业务能力不足,对相关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掌握不准、个别村资金趴账、资源闲置或利用低效,基层监管力量薄弱,“三资”保值增值能力不强,风险防范意识不足等问题。

视察组建议:要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和增效路径。立足各村实际,因地制宜找准集体经济发展方向,强化产业发展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自主经营能力,“三资”管理提供战略指引,推动可持续发展。二要盘活资源资产。积极探索资产盘活利用方式,探索资源发包、物业租赁、乡村旅游、股份合作、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等多种途径,盘活存量“三资”发挥优势,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三要强化监管防控。聚焦现有问题整改总结,改进管理方法,理顺代理记账工作程序,强化法律指导作用,堵塞制度漏洞;加强风险防控,做好产业发展和市场风险评估,依法指导村集体审慎决策,防范投资和经营风险。四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与执行监督。强化集体资产管理制度执行力度,持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强化合同备案和履约监管,规范推进“四议两公开”,深入推进监监督委员会监督职能,确保“三资”管理日趋规范化。五要加大人才培育力度。通过本村大学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换届选举措施,提前储备培养“三资”管理后备力量,通过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培训、结合“五大”振兴,提高“三资”管理实操能力,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提高“三资”利用率。六加强宣传引导。通过村广播、宣传栏、新媒体等多种渠道,向村民宣传“三资”管理政策和运行现状,鼓励广大村民主动参与监督,提升基层组织接受监督的自觉性,进一步规范“三资”管理工作,确保维护农村集体和农牧民群众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指村集体经济组织管好群众的“钱袋子”,知晓“家底”、用好“家产”,管好“家财”,助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