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发山,男,土族,44岁,中共党员,现为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阴田乡大沟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阴田乡第十九届人大代表。“人大代表如何发挥作用”是各级人大面对的基础性课题。朱发山从人大代表履职的“代”与“表”给出了他的履职答案——为民代言,做好表率。
旗帜鲜明讲政治,在自身素养上做好表率。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履行国家权力,必须把讲政治摆在首位。朱发山坚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积极主动投身到民生改善、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的主战场,力争当好改革的促进派、发展的领头羊、创新的实践者,尤其是在人居环境整治中,朱发山坚持“刀刃向内”,动员自己家人带头拆除自家门前圈占的网围栏。“铁面书记”为了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率先拿自己的亲眷“开刀”,村民们感到既有趣又敬佩,也纷纷主动加入到环境整治中来。随着乱圈乱占现象逐渐消失,村庄变得愈发整洁美丽,宜居宜业的新气象逐步形成。
牢记使命助民生,在深入联系中为民尽责。作为村干部和人大代表的朱发山重复着他一天到晚不变的轨迹,走村入户,与村民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无论是饮水困难、道路破损,还是养老、医疗等问题,他都一一记在心上,并积极协调解决。在他的带领下,大沟脑村积极申请农牧水利项目,实施1.5公里饮水管道改造与危险道路整修工程,解决了村民饮水难与出行安全问题;主动对接交通部门,实施3.5公里道路整治,实现村道升级。发动村“两委”与党员修建停车场,完善基础设施。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打造幸福食堂、建设文化广场与百姓大舞台,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村民幸福感,让乡村焕发勃勃生机。
职尽责强作为,在参政议政中为民代言。为高效解决群众诉求,他创新推行“庄员说事”基层治理工作新机制,动员群众在说事现场提意见、讲需求,在大沟脑村“庄员说事”活动上,围绕乡村发展核心议题建言献策,村民提出了“家中条件困难、希望申请低保”“门口排水沟损坏需要维修”“田间路上需要修建桥涵方便通行”等需求和建议6条,研究确定了现场办理、限时办理、提级办理3种分类办理方式,其中现场办理1件,列入村级计划2件,提级办理3件,保证了“庄员说事”说了能办,办了办好。通过“庄员说事”活动开展代表述职评议2人次,占本村代表总数50%,开展选民民主评议2次,满意率达100%。
服务大局促发展,在担当作为上做好表率。“乡亲们都富了才是真的富了。”这是朱发山的心声。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他和村两委带头通过经营山庄餐饮、住宿等业务,不仅自己致富,还带动多户贫困户就业,并鼓励他们销售自家酸奶、奶皮、土鸡、鸡蛋等农产品。此外,他还帮助村民加工野生蔬菜并统一销售,开辟了一条家门口的致富路。在2022年的“1·08”地震来临时,为了群众受灾时能安置好、灾情能登记上,他把自己的小家抛却在后,只给自己的家人说了一声“自己注意安全”,就在接下来的日日夜夜里连续作战加班加点,为灾情上报提供准确的数据。2022年8月,门源县境内出现短时间强降雨引发山洪,朱发山第一时间带领村干部赶到了受灾严重地区,对河道、沟渠、排水沟设施里的淤泥、垃圾等进行清理,连夜帮助抢险救灾人员加固河道,摆放防汛沙袋,为全力确保乡亲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默默奉献。
为民代言,做好表率,朱发山以激情干事的精神状态,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卓有成效的工作业绩,为人民谋福,为发展建功,带领大沟脑村5个社、204户、865人向更高处攀登,向更难处发力,让广大村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