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香,女,53岁,中共党员,现任门源回族自治县浩门镇气象社区党支部书记,并连续当选门源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浩门镇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自2004年投身社区工作以来,她扎根基层一线20年,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服务群众,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全省民族团结之花”评选提名奖、“全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以及“爱岗敬业模范”“优秀共产党员”“三好三爱先进个人”等多项省、州、县级荣誉表彰。她的工作事迹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人大代表的担当作为,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积极践行者和社区治理创新的优秀带头人。
倾听民声,当好群众“贴心人” 。陈香牢记为民服务宗旨,坚持和社区干部同吃苦、共奉献。深入各社区群众中,为284户483名困难群众争取了城镇低保,解决了426户困难户的住房和生活等问题,办理临时救助147户,申请救助金47.91万余元。用心勇气服务社区群众,每逢重要节日,她都会主动走访慰问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职工及遗孀,在共话家常中了解群众所想所需。在社区经费相当紧缺的情况下,连续四年为社区生活困难群众马忠解决冬季取暖用煤费用9000元,使这位特困户家庭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多年来在自己工资不高的情况下,从个人工资中挤出近万元援助社区内的贫困老人,帮助老人渡过难关。同时积极与县教育局、县工会等沟通协调,结合“格桑花”和“金秋助学”活动,资助社区42名贫困大学生走进了大学的殿堂,圆了求学之梦。近五年来,她每年联系西部商贸公司先后慰问困难群众921户,慰问资金达30余万元。她经常深入困难家庭中,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与上级部门积极协商协调,解决了70户失业者在县城的住房问题,使他们住进了温暖的廉租房,真正做到了人民代表为人民。
破解难题,搭建民意“连心桥”。陈香切实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她深入挖掘社区内不同人员的特长与爱好,牵头成立了一支由各民族妇女组成的“夕阳红”宣传文艺队。这支文艺队积极活跃在州、县的各类文艺活动舞台上,凭借精彩的表演,先后斩获州县级“民族团结进步杯文艺演出三等奖”“春节文化活动秧歌汇演三等奖”等荣誉。此外,陈香还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等系列主题活动。活动期间,她带领大家与社区居民一同动手,同煮共享粽子、共尝月饼,还贴心地为老人理发。这些温暖的互动,极大地增进了居民之间的情谊,让社区凝聚力得到显著提升。针对社区内众多留守儿童面临作业辅导难的问题,陈香积极奔走,与各相关部门反复沟通协调,成功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在辖区居民小区设立了“爱心课堂”,切实解决了125户家庭中150名留守儿童的作业辅导难题,为孩子们的学业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创新治理,激活社区“红细胞” 。“履职不仅要解决具体问题,更要探索长效机制。”陈香同志始终以社区党建为引领,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为载体,以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作用为出发点让社区群众得实惠。以党纪学习教育、“我是门源人 我为门源做什么”研讨活动,组织实施好社区“十有”工程,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截至目前,组织开展集中学习29次,邀请县委党校讲师专题辅导2次,专题研讨3次,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5次。创新推出以“党建引领、两张清单、三事分流、四方共建”为服务机制的“你言传我就办”社区治理品牌,通过“亮清单、见行动”真正做到便民利民惠民,今年联合共建单位开展活动40余次,217名在职党员进社区认领了公益岗位,兑现微心愿78个,协助共建单位认领“三张清单”,解决了金浩苑商铺下陷问题、泰和小区树木影响住户安全问题、运输小区道路维修问题等民生实事5件。
永葆初心,传递民生“好声音”。陈香的履职档案,每一页都写满为民服务的热忱。《关于老旧小区安全与环境整治的建议》如同一把精准的钥匙,打开了解决老旧小区线路零乱、消防通道堵塞等“疑难杂症”的大门,推动了隐患整治工作全面开展。《关于地下室安全隐患整治的建议》则像是一道坚固的防火墙,有效消除了地下室潜藏的火灾隐患,为居民筑牢安全防线。在日常工作中,陈香身兼数职,既是政策宣传员,深入群众家中,将各项惠民政策耐心解读,让好政策的“阳光”照进每一户家庭;又是民情调查员,倾听百姓心声,收集民情民意,为社区治理提供一手资料;作为治安巡逻员,每逢春节等节假日,她穿梭在辖区的大街小巷,用脚步丈量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给居民吃下“定心丸”;她还是群众服务员和困难救助员,成功调解5户家庭矛盾,以细腻的沟通技巧化解家庭纷争,帮助6户困难户解决生活难题,使社区内处处洋溢着温暖与和谐。
2024年11月,运输公司小区居民自发赠予的“思民生 解民难 做实事 暖民心”锦旗,不仅凝结着238户居民三年盼来集中供暖的欢笑泪水,更映照出这位基层代表“俯身听民意,躬身解民忧”的赤子情怀。从社区网格里的家常话到人大会议上的建议案,陈香以实干担当镌刻初心,生动诠释着新时代人大代表“脚沾泥土带露珠,心怀真情有温度”的履职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