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州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杨海龙深入联点村海晏县青海湖乡达玉五谷村调研指导乡村振兴工作。期间,调研组一行实地查看了达玉五谷村清湖源牛肉干加工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两退一进”养殖小区项目、石峡门片区公路项目建设情况,达玉五谷村“西海星墅”自家游营地经营情况。
座谈会上,调研组听取了达玉五谷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开展情况和今后发展思路存在困难和问题。调研组对近年来对达玉五谷村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是村集体经济走在全州各村前列,突破百万目标给予了高度赞扬和评价。调研组与驻村工作队、乡村干部广泛交流,共同探讨分析乡村振兴工作、产业发展现状和优势、短板弱项,结合实际提出了意见建议。
杨海龙指出,州委决定州人大常委会联点达玉五谷村,是重大政治责任,更是重大使命,要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抓好达玉五谷村乡村振兴工作。要从政治的高度充实认识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大意义,深刻把握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认真抓好巩固衔接,做强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全面振兴见实效。
杨海龙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一要巩固提高、全面进步。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总要求和“五个振兴”,重点做好乡村规划建设、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社会综合治理、强化人才引育支撑等重点任务。二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吸收周边兄弟州县民俗村落发展先进经验,开阔发展思路,拓展融资渠道,引进先进技术和优秀村办企业管理人员,推动乡村振兴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开拓乡村振兴新空间,推动村集体经济新发展。三要抓住机遇、跨越发展。充分发挥达玉五谷村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抓住国内旅游业不断回暖和国家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优势,利用好优质旅游资源,抓住重点、补齐短板,大力发展以文化为主的旅游经济,不断形成特色,创出旅游品牌,确保村集体经济实现长足发展。四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以“西海星墅”自家游营地为旅游经济发展圆点,不断要提高服务品质,完善基础设施,抓好整体规划,带动辐射周边整体多元发展。
杨海龙指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一要处理好群众致富与共同致富的关系。村办企业要在加快发展、扩大生产、提高效益上下功夫,不断做大“蛋糕”,着力发展和积累集体经济的同时,要兼顾共享发展,科学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切实把“蛋糕”分好,保障牧民群众增收。二是要处理好集体资产和个人资产的关系。进一步规范村集体经济收益资金的管理使用,在保障村民合法、合规收益的同时,要留足发展资金,扩大规模化经营,使村集体经济不断跑出发展“加速度”,努力提升村“两委”为民办事的能力。三要处理好个人经营与规模经营的关系。引导牧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通过流转草场等形式,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转移闲置劳动力,不断拓宽牧民群众增收渠道。四要处理好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面对农村牧区人口不断转移到城镇的情况,村“两委”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不能对宅基地进行大拆大建,要留住群众的最后“退路”。五要处理好主导产业和基础产业的关系。以农牧业为主导产业,通过畜种畜群的结构调整,种植业结构调整,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好农牧业。同时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等,不断拓展好基础产业,促进实现牧民群众增收致富。
为做好州人大常委会机关联点帮扶工作,杨海龙强调,一要坚定信心、提高认识。要将达玉五谷村作为州人大党员干部了解民生、推动发展的“战场”,把达玉五谷村打造成州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织联系点、活动点,为民办事的实践点。二要发挥优势、抓好帮扶。发挥人大机关监督的优势、协调的优势、联系广泛的优势,加强配合,借力、借势推动联点村各项事业发展。三要改进作风,强化推进。州人大常委全体党员干部要经常性深入群众、深入一线,调查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要分析研究,和群众一道抢抓发展机遇,明确发展目标,落实发展措施,把联点帮扶工作,作为责任担当起来,作为本职工作落实下去。四要严明纪律,保证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常委会班子成员及各专门委员会要坚决贯彻落实州委决策部署,结合各自工作职责,积极出谋划策,抓建设、强基础、补短板,助力联点村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再提升。
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永功、苏东曲、万扎西东主、王兴辉,秘书长马安义及各专委会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参加调研组,海晏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陶尕勇,海晏县青海湖乡党委负责同志,达玉五谷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村“两委”班子成员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