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3日在海东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
市人大教科文卫和民族侨务委员会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要点,市人大教科文卫和民族侨务委员会组成专题调研组,于6月27日至6月30日,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燕永翔的带领下,深入到互助县、民和县、化隆县、循化县和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对全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以座谈交流、听取汇报、实地查看等方式,在听取市、县(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汇报的基础上,深入职业院校、实训基地、校企融合企业同相关负责人面对面进行交流,观摩了有关实训教学活动,详细了解了职业教育法律法规执行、资源统筹、布局结构、师资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情况,对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高等职业教育院校1所——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548亩,建筑面积18.6万平方米。已建成校内实验实训室168个,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7个。现有教师编制数166个,在编教职工160名,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72名,副高及以上职称12名,“双师型”教师60名。在校生3296名,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3.6%。开设有物流管理、商务管理、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等19个专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5所,其中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所(分别是互助职校和民和职校),总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0.9个。在校生21483名,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教职工360名,其中专任教师326名,“双师型”教师85名,开设有幼儿保育、中餐烹饪、平面设计、电气技术应用等41个专业。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和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宗旨,以优化职业教育总体布局为重点,以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为抓手,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抓改革、促发展、提质量,全市职业教育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一)强化顶层设计,科学规划职业教育发展。全市各级政府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召集人,编办、教育、发改、财政、工信等12个部门、单位和各县区政府为成员的市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加强政策体系出台。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布局及专业结构的实施方案》《海东市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实施方案》《海东市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统筹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主动服务和对接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创业就业需要,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机制改革,扩大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三是加大财政投入。建立了与职业院校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机制,进一步提高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落实和完善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在保障教育合理投入的同时,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着力改善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2019-2021年,全市财政教育支出达115.15亿元,其中:职业教育支出达10.16亿元,占教育支出的8.83%。三年间,争取中央和省级各类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重大项目建设资金和生均奖补资金共计5.79亿元。
(二)注重提质增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构建。为积极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职业教育需求,市、县(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职业院校齐发力、同促进,努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是专业结构逐步优化。各职业院校紧跟产业发展方向和城市转型升级,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实施中高职院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逐步形成物流管理、商务管理、酿酒、青绣、唐卡制作、幼儿保育、健康养老服务等品牌专业。根据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对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如矿山机电等专业予以取消,推动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促进了教育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效衔接。二是升学通道更加畅通。全面放开中职学生参加统一高考,实施“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单独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考试招生办法,完善人才培养渠道,加大中高职贯通培养力度,各职校对口高职升学人数逐年增加。互助县职校开设“普职融合班”,推进技能和学历双提升,进一步打通了中职学生手艺锤炼、学历提升、造血赋能的专业渠道,使全日制学生的升学率逐年提升。2022年全市中等职校全日制毕业生参加普通高考和单考单招报名人数为1024人,893名学生被省内外高等职业院校录取,占全日制毕业生总人数的51%。三是教师队伍进一步壮大。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招聘教师163名,引进、选调15名专业带头人,支撑专业发展。根据海东市“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计划,引进具有研究生学历和副高职称以上的65名教师充实到学院教师队伍中,并给予每人每年3万元的生活补助,连续发放5年。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办学思路,实施职业教育东西部协作计划和甘青合作交流机制,推进无锡—海东职业教育对口交流帮扶工作和甘肃—青海教育合作机制,加强师资培训、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共建,实现校校合作。组织636人次教师到无锡、上海等地参加培训工作,有效提升教师能力水平。循化县职校积极争取公益性岗位、聘用行业能工巧匠、优秀毕业生留校任教、加大教师转岗培训力度等途径,补充师资队伍。四是职业教育质量不断提升。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原有的学前教育、商务管理等专业的基础上,结合海东地方特色,新增青绣等民间传统技艺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在原有品牌专业的基础上,新增青绣、酿酒、拉面等具有海东地域特色的专业。同时打通了海东各职业院校学生到无锡市和甘肃省职业院校学习深造的瓶颈,各职校也积极选派教师多次参加合作学校的教学实训工作协调会和学术报告会、职业教育大讲堂,更新了理念,转变了方法,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2021年海东市各中职学校教师参加国家、省、市、校级培人员为 425 人次,助推了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在2021年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中职组个人赛我市共有 94 人次争得名次,团体赛共有37 人次争得名次;高职组共有27 人次争得名次,展示了我市职业教育教学各方面的丰硕成果。
(三)促进校企合作,职业教育作用不断凸显。全市各职业院校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政治和社会责任,主动对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调整,积极为各行各业提供人才支撑。一是深化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各职业院校立足海东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按照“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的思路,通过市场培育、政府引导,多形式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组织开展了带薪在岗实训+创业、拉面+创业及电工、电焊工等具有特种作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村干部学历提升培训,对全市转移就业创业形成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2021年共计培训3496人,完成中式烹饪、美容美发、汽车维修、电工、焊工、保育员等各类技能鉴定共3638人。二是不断促进校企合作。紧密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四地”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之路,与吉利汽车、青海聚光高科、广东东莞锦湖光电股份有限公司、TCL集团公司、海东国际大酒店等企业达成长期用工协议,实行订单培养。各职业院校拓展了以行业为主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建设,涌现出以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主组建的商贸物流职教集团和以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为主组建的青海省烹饪协会职业教育集团,为实现校际优势互补打下坚实基础。互助县、民和县职校引校进厂、引厂进校,前店后校,与企业共育师资、共设课程、共建实训基地,携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效显著。化隆县职校与企业实现了“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校企互动、互利共赢”的运行机制,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提升了职业教育质量。通过校企合作对产教深度融合需求的精准对接,互助职业技术学校入选省级优秀学校建设单位,民和县职业技术学校的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海东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幼儿保育专业入选省级优质专业建设单位。三是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各职业院校积极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强调对口就业、稳定就业、高质量就业,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引企入校、举行校园招聘会、广泛联系各类企业行业等方式,扩大学生就业途径,引导学生自主创业,为学生实习、择业和创业创造更多机会。近年来,各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幼儿保育专业为全市各类幼儿园、早教点输送了大量的幼教人才,烹饪专业毕业学生遍布省内大小酒店、农家院,为乡村旅游、农家乐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与人力支持。
三、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职业教育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个别县区对职业教育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到位,“职教20条”宣传力度及知晓率不高,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不尽完善。“重普教轻职教”“重学术轻技术”的观念仍普遍存在,职业教育仅成为家长和学生的无奈选择、兜底选项的现象十分普遍,就业准入制度不健全,单位招聘限制多,一线劳动者薪酬待遇普遍较低,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导致职业学校招生困难,生源不足。
(二)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职业教育公共财政投入不足,部分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未达标,经费投入、场地设备都还不能适应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企业技术更新的需要。资金投入主要依靠政府以项目形式下达,且过于侧重于专业建设,大多用于仪器设备的购置和师资培训等,东西部协助资金、政府投入资金缺乏灵活性,不能用于外聘教师工资。社会资本参与能力严重不足,多元办学格局尚未形成。
(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全市职业教育定编人员岗位结构不适应市场化办学需要,职业学校教师引进渠道不畅,大多数教师来源于基础教育,普遍存在专业理论不强、专业技能薄弱的问题,教师数量不足,教师年龄结构偏大,教师结构性短缺矛盾突出。受编制影响,聘请理论教学和实践教育能力的“双师型”教师的渠道不畅通,“双师型” 专业课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过低,外聘教师难以长久留任。
(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畅。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个别中等职业学校规模较小,专业设置和市场接轨不紧密,专业品牌不突出、特色不明显、核心竞争力不强,校企合作信息平台不通畅、不完善,校企双方信息不对称,教育链和产业链没有有机衔接。加之我市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奖励性政策制度不完善,政府对职业院校的投入不足,职业院校在建设实训基地、为企业提供培训场地等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校企合作的深度难以保证,部分企业的参与意愿不强。
四、工作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大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和政策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将学习宣传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作为教育系统“八五”普法规划的重要内容,准确传递国家和省、市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和重大举措。二是各级政府全面对接全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深刻认识发展职业教育在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带头学习习近平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亲自研究职业教育,加强顶层设计,向全社会传递重视职业教育、优化职业教育地位、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鲜明信号。三是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政策、中职晋升的招生政策、就业优势等方面的宣传,积极引导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合理选择升学方向,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打通中高职衔接渠道,积极与省外重点职业院校进行对接,对有意愿到省外重点职业院校学习和深造的学生,做好推荐选送工作。四是各级政府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创造平等的就业环境;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加大对优秀技能型人才的宣传和表彰力度,加强舆论引导,破除偏见,努力营造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技能型人才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资金投入,夯实职业教育发展基础。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职教专项资金支持,根据发展需要和财力可能逐步提高拨款力度,并明确市、县(区)政府新增教育经费和教育费附加收入投入职业教育的比例;完善资金管理办法,扩大高职院校资金的统筹权、使用权,允许在政策范围内自主调整支出生均拨款资金、东西部协助资金,切实使资金发挥提高办学效益的目的;发挥企业合作办学主体作用,鼓励和推动企业等社会力量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活力。
(三)强化师资建设,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增效。按照我省职业院校教师配备标准,将各职业院校紧缺专业教师纳入教师招聘计划,缓解教师结构性缺编和整体年龄偏大问题。定期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双师型”教师培训,进一步加强东西部协作和甘青合作力度,积极与对口帮扶的无锡市、甘肃省相关职业院校对接,定期开展专家、学者的交流互访,提高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产业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引进相关企事业单位有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作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补充。针对中职院校教师流失严重的问题,建立健全职业院校内部分配机制,在薪酬和绩效考核方面支持职业院校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和分配方法,一方面能调动现有教师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增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吸引力,从而激发办学活力,提高办学实力。
(四)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市域经济发展。一是围绕海东市区域产业发展,合理设置专业,鼓励职业院校主动对接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为产业“四地”建设培养数量充足且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二是开拓校校联办、校企联办、定向委培、订单式培养的职业教育办学新模式,发挥无锡地处长三角的有利优势,积极协调当地相关企业向我市职业院校提供人力资源需求方面的信息,采取有力措施在学生实习、见习和就业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全力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三是按照市委市政府西宁海东一体、城乡统筹一体、产城融合一体、港城发展一体的要求,为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效对接,根据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整合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院校各方面力量,组建以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基础,相关行业和企业为依托“院校结合、校企联合、资源共享、集约发展”的海东市职业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