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人大常委会立足“四个高”着力打造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海西样板”
时间:2023年09月05日
来源:办公室秘书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
海西州人大常委会立足“四个高”
着力打造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海西样板”
——州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
州十五届人大换届以来,州人大常委会坚持“高站位”“高效能”“高质量”“高标准”,积极探索创新,依法履职尽责,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成功打造海西人大的工作品牌和经验。“高站位”对标对表,坚决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州人大常委会把学习贯彻中央、省州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作为重中之重,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宣传,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上来。迅速传达学习。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召开后,第一时间召开全州人大系统交流研讨会,创新开展“三项举措”和“七项行动”。通过召开常委会会议、党组会议、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创办干部讲堂、代表论坛,深入基层宣讲、编印会议精神100问等多种形式,反复学习宣传。举办学习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暨海西州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知识竞赛、主题采访等系列活动,掀起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热潮。研究落实措施。省委人大工作会议召开当天,州委书记就抓紧抓好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向州人大常委会党组提出明确要求。州委常委会会议在全省率先列专题研究提出了“八个第一时间”贯彻落实意见,审议讨论了海西州委《行动方案》,并在全省率先印发实施。州人大常委会研究制定“八个用心用力”学习贯彻举措,随后提出了“六个一”具体措施,在常委会会议上进行专题学习,印发重点任务推进方案,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举办专题理论研讨会。组织召开州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专题宣讲和主任会议成员集中调研全州视频会,宣讲了中央和省州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各市县人大常委会全体工作人员和所有乡镇(街道)人大工作者同时参加,实现了学习贯彻全覆盖。高质量筹备人大工作会议。根据州委要求,高标准做好党委人大工作会议的前期筹备工作,扎实开展一系列举措,做到“三率先三有力”,走在了全省前列。去年9月15日,州委人大工作会议在全省率先召开,州委书记出席会议并在讲话中提出了做好海西人大工作的“十项要求”。全州各地区人大常委会和人大工委认真起草贯彻意见,全力筹备并报党委召开人大工作会议,不折不扣地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去年9月22日,天峻县委人大工作会议召开,是全省市县一级的首家,随后其他地区相继召开,陆续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要求。“高效能”依法履职,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始终围绕大局、贴近民生、突出重点,创新做好人大立法、监督和决定任免等工作,不断取得三个“新”成绩,有效助力全州高质量发展。立法工作迈上“新台阶”。积极探索“小快灵”立法,围绕天文科技产业,制定出台我国首个保护暗夜星空的地方性法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天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围绕文旅产业发展,制定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颁布实施全省首个人才工作促进条例,不断提升地方立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突出地方特色,围绕民族团结进步,修订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已于今年9月1日起实施;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州政府扎实推进木里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工作,跑出地方立法“加速度”,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监督工作取得“新成效”。常委会紧盯事关全州改革发展稳定和保障民生福祉多个领域,坚持“精选题”,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监督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换届以来,聚焦宪法法律实施、财政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主法治建设、州委重点任务等不断加强监督,共听取审议专项报告30件,开展执法检查15次,专题调研21次,专题询问2次,完成州委安排的调研和督导任务10余项。决定任免实现“新突破”。常委会认真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人事任免权,适时作出关于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等15项决定决议,探索建立州人大常委会任命的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任后监督办法(试行),依法开展人事任免和履职监督,选举、任免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00人次,组织新任职人员向宪法宣誓310余人次。“高质量”创新机制,有效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常委会把代表工作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履职渠道更加全面。建立“互联网+履职”模式,把“履职阵地”建在群众身边,成功打造2个省级“两室一平台”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和9个州级“两室一平台”规范化建设示范点。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民意直通车”作用,先后在全州建立国家、省州三级基层立法联系点,成功创建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落户海西,进一步延伸人大代表参与立法和民主立法的“触角”。履职尽责更加主动。组织省州县乡“四级”人大代表深入全州各地区、木里矿区、乌兰茶卡景区等开展集中视察和进“两室”活动,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提出优质意见建议。创新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城乡清洁行动”主任接待日活动,发出倡议书,动员各级人大代表带头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践行人、破冰人、监督人。作用发挥更加充分。先后围绕新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天文科技发展等主题,举办十一期“海西人大代表论坛”,依托代表专业优势,不断加强代表与人民群众和同行业者的交流联系,在人大代表、政府和市场主体之间搭建起一座新的联系互动“桥梁”。“高标准”加强自身,努力打造“四个机关”标杆。对标“四个机关”定位要求和“七好人大”建设目标,与时俱进地加强和改进机关工作,讲好人大故事,人大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党建引领不断深化。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拓展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定期开展党员进社区、结对帮扶共建、慰问离退休老干部活动,常态化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机关党员干部受到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履职能力不断提升。举办两轮“海西人大干部讲堂”,创新开展“人大主任带头讲法”活动,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带头学习研究,认真备课,为常委会组成人员、机关干部和与会代表精心讲授了地方组织法等人大工作基本法律,营造了学法讲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工作作风不断改善。充分利用党员活动室、代表接待室、会议室、走廊空间等,打造具有人大特色的机关文化品牌。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州委具体措施,督促干部职工从小事小节做起,严格上下班工作纪律,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塑造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良好形象。制度规范不断健全。按照中央和省州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建立健全涵盖依法履职尽责各方面的制度体系,制定和修改工作制度13项,废止7项,编撰完成《海西州人大志》,新编《海西州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地方性法规汇编》,促进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真正以优良的作风、务实的举措、冲刺的状态创造一流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