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欢迎您!N/A 返回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门户网站

荐读 | 改进调查研究 密切联系群众 讲好新时代人大故事

 文风关乎作风,更连着民心。中央八项规定明确提出“切实改进文风”,这不仅是对党政机关的要求,更是对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鞭策。要用忠诚的情感、独到的视角、科学的方法讲好人大故事,讲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精髓,讲出人大制度的优势,把脉人民群众需求,讲好新时代人大故事。



多些闭会之后的日常叙事

 强化常态长效宣传的意识,注重讲好人大日常监督中的故事,改变会议期间一哄而上、铺天盖地,日常宣传无声无息、乏善可陈的冷热不均现象。既要用好各类宣传手段在会议期间营造氛围,避免出现多家媒体围堵一名代表的重复性报道;更要把功夫用在日常,切实加强闭会后的常态化、过程性宣传,充分展示闭会期间各级人大抓落实以及每一名代表履职尽责的过程,让人大日常工作精彩纷呈,真正实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多些泥土气息的鲜活生动

 人大宣传较多的内容是工作报告、座谈讨论、审议发言、评议表决等,多为开会议题和办公场景,容易形成出席领导、参会人员、会议精神等模式化内容,较难讲出生动、精彩的故事。讲好人大故事要把视角转向基层一线,放眼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把触角延伸到最基层,充满最鲜活的泥土气息,奏响最生动的机器轰鸣。不要热衷于报道领导行程和工作活动,应尽可能多地让各级人大代表走到台前,反映代表的责任和担当,讲出代表履职的精气神。多报道一些基层代表忙碌的身影,增强故事性和可读性,在一个个代表的精彩剪影中使人大工作变得鲜活生动。

多些身边人的烟火情怀

人大代表中有很多艰苦创业、玉汝于成的成功典范,很多人成为本领域、本地区的楷模,身上有很多感人的故事。这样的宣传素材虽然具有传播价值,但对普通人来说,可能因为不具普适性而可望而不可即,缺少感染力。讲人大故事不能变成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报告文学,不能只是为成功者鼓掌。必须深入基层群众,把镁光灯对准基层代表,讲述群众身边的人和事,让群众感到可亲可近、可学可赶,在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中产生共情心,这样的故事才有亲和力、说服力、感召力。

多些社情民意的写实传达

 人大作为政治机关、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讲好人大故事要能把人大工作的特色亮点展示出来,把代表履职的先进性挖掘出来,充分反映人大在加强法治、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立足监督主责,积极畅通民意,在讲故事中如实反映社情民意,为群众挺身而出,为正义仗义执言,把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充分反映出来,在监督中推进公正司法、依法行政,着力解决现实难题。通过宣传人大代表将选举单位或选民的诉求变成议案或建议,用感人的故事讲出人大工作的责任与人大代表的情感,用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多些事理相融的制度阐述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要把这一制度的精髓和要旨讲给基层群众,需要把深奥的道理用讲故事的方式阐述出来。不局限于一般性的会议报道、事件记录,要在故事之中讲出人大制度的发展历史、峥嵘岁月、理论伟力,讲出最广泛人民民主的真谛,讲出中国人大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根本区别,讲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大制度的先进性,用群众能接受的方式展示这一制度优势,增强理论阐述的穿透力,在全社会增强制度自信,以讲故事的视角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来源:人民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