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欢迎您!N/A 返回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门户网站

玉树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玉树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8年3月21日玉树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玉树市发展改革和经济商务局局长  应宗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就玉树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向大会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7年来,在省、州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执行玉树市第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落实会议的审查意见,开展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2017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1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5.37亿元,同比增长4.6%,第三产业6.62亿元,同比增长7.1%。
——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964元,完成年初任务的63.62%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7亿元,同比增长16.4%,完成目标任务的100.5%;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1亿元,同比增长9.9%;
——完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58元,同比增长10.4%;完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43元,同比增长9.1%。
——城镇新增就业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一)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2017年,紧扣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旅游总收入、农牧民人均收入等多项重要经济指标均基本完成预期目标,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完成量全州第一,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突破,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一是农牧业生产保持稳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市财政投入支农资金2000万元。全年蔬菜总产量0.34万吨,肉类总产量1.3万吨,各类牲畜存栏49.52万头(只、匹),出栏率和商品率分别达到22.92%和16.52%。复垦撂荒地2000亩,各类农作物种植3.84万亩,饲草料种植5.3万亩。完成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1.48亿元发放工作;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完成了3549名草原湿地生态管护员的选聘工作;持续扩大良种引进力度,完成3000只藏系绵羊和1000头种公牛的调运工作;实施完成投资1125万元的隆宝镇措桑村农业综合开发和上拉秀乡退牧还草项目;投资实施2000万元高原现代科技生态园项目;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共购置各类农机具118台(套)。组织农牧民实用技术和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103余人(次)。二是特色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知名度不断提高。2017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达到3958.6万元。投资2500万元,成功举办玉树传统赛马节暨第二届雪域格萨尔文化艺术节和三江源水文化节、2017年中国漂流俱乐部联赛玉树站暨纪念江河漂流“老将赛”、“行走中华水塔”国际徒步越野赛等一系列活动。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2.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9亿元,均同比增长31%。三是第三产业平稳发展,消费需求总体稳定。2017年玉树市被省商务厅确定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年内完成了新寨村电子商务服务站、扎西大通电子商务服务站、隆宝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巴塘乡铁力角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巴塘乡上巴塘村电子商务服务站5家电子商务服务站建设工作。组织10家企业参加“2017中国·青海绿色经济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2017中国青海国际虫草暨藏药展交会等活动,期间,签订意向性协议3项,投资额9000万元,有力地提升了我市经济、文化的对外影响力。市财政投入120万元支持我市24家小微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完成6家加油站油品升级及双层油罐置换工作。2017年“两节”期间,市财政投入200万元开展保供稳价活动,市场物价得到稳控,年内共完成刑事涉案价格鉴证48件,涉案金额达53.3万元。加强粮油市场监管工作,粮食安全得到保障。2017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1亿元,同比增长9.9%。
(三)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明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2017年初计划脱贫贫困人口13202人,19个贫困村退出,县级摘帽。因玉树属于深度贫困地区,要求推迟1年县级摘帽脱贫,调整后的脱贫计划退出11个贫困村、14个非贫困村的2123户、7263人脱贫。其中:产业扶持资金8449.28万元,涉及42个村(19个重点贫困村),畜牧业发展、农业发展、商铺购置、综合超市、种植业等,玉树市扶贫专项资金4597万元(含互助资金125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3347万元。林业生态管护员、草原生态管护员等项目的实施使1575人贫困人口受益。完成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健康普查全覆盖。完成普及十五年义务教育。实施危房改造631套,其中重点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36套。完成社会兜底1200户,3888人。为了合理利用资金、防止返贫,开展科学理财教育,收益人群2808户、9117人。全年精准扶贫目标任务完成率100%。重点扶贫开发项目落实资金2360万元,目标任务完成率100%,精准扶贫贫困户建档立卡覆盖率100%。
(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是交通条件明显改善。投资10212.3万元,改扩建18条、501.62公里的行政村通畅工程,年底完工并交付使用;投资1679.68万元,修建4座、234延米的便民桥梁;投资444.92万元,养护农村公路29条、647.1公里。客运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二是水利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开工建设投资3.4亿元的玉树市国庆水库项目;实施完成投资865万元玉树市巴塘河、扎西科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投资1222.89万元的玉树市巴塘打贮草站饲草料基地水利灌溉项目;实施投资777.1万元的2017年玉树市农田设施建设项目。三是能源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实施完成投资1.05亿元的上拉秀乡、隆宝镇、安冲乡等7个村电网升级改造和延伸工程,以及35千伏变电工程、电网信息通信系统建设,3000多户农牧民群众的用电问题得以解决。四是城乡建设同步推进。投资5327.28万元,完成水管道改造1.95万米、排水管道改造1.67万米、供热管道改造5988米,受益群众达到1.4万户。实施了投资650万元的巴塘乡环境整治项目,实施完成了投资330万元的隆宝镇措美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投资7410万元的隆宝镇美丽城镇建设项目全面收尾。
(五)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持续加强,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民生支出14.27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9.93%。
一是民生工程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工作持续推进,目前建成运行的养老机构共12所,设有养老床位253张,安排工作人员32名,入住老人125人。这12所养老机构全部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与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家庭建立签约服务关系签约率达57%。食品药品监测预警中心试运行。二是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0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0%;“4045”人员及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0%;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7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0%,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2300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00%;精准扶贫贫困家庭转移就业230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0%;全市共登记高校毕业生351人,实现就业318人,总体就业率达91%。三是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2017年,我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52651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2271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3782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3700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97573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2966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2230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3130人。我市社保卡数据采集已完成101223人。其中,城乡居民数据采集97573人,城镇职工数据采集3650人四是教育、文体广电、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教育:全市13个学前教育巡回走教点布局完成启动实施,学前双语教材编译完成,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63%;中小学入学率分别达到95.8%、100%,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玉树市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为95.1%,认真贯彻执行十五年免费教育政策,免费教育覆盖率达100%。文体广电:为安冲、仲达等部分乡镇的村社安装了全民健身器材;修建了结古、小苏莽11人制标准足球场;各乡镇9个点建设中央广播电视无线数字化基站;推动与扶持唐卡、工艺品、土特产、手工编织等73家文化产业公司;各乡镇免费开放阅览室、健身房、棋牌房、台球室、乒乓球室;62个行政村实现农牧民健身广场项目全覆盖。卫生:扎实开展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与城乡居民健康普查工作,已完成普查9.42万人,完成包虫病筛查9.8万人,乙肝防治8006人、结核病防治354人,鼠疫防控2.4万公顷。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8‰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实施完成25个贫困村的卫生室改建项目。
(六)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编制完成《玉树市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全市公务交通补贴发放总人数为891人,全市保留车辆共计282辆,改革后车辆补助资金为884.52万元,较改革前348辆减少66辆,保留比例为81%。改革后节约支出89.82万元,节支率为3.3%。开展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年内录入信用体系成员单位信息37家。全面加强北京—玉树对口合作,积极落实对口援建项目4项,总投资2900万元,其中:投资1000万元,完成玉树市城市管理服务指挥调度平台建设项目;投资600万元,完成玉树巴塘机场至市区路灯二期建设项目;投资1000万元,完成玉树市绿化建设项目;投资300万元,实施玉树市巴塘牦牛奶酪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七)城市品质全面提升,城市承载力和宜居度持续增强。
一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市区公共配套设施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全市主要景点和主干道路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完成玉树市区重点景区十一座吸氧站建设,大幅提升了城市的宜居宜游性;引入共享摩拜单车500辆,用于服务市区居民及游客短途出行。二是城市治理提升工作取得实效。新增供排水管网4000余米,年累计处理污水300余万吨,日均处理14万立方,并通过了州级环保总体验收工作。随着省级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活动的全面开展,重点街区市容市貌不断改善。三是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基本完成中央环保督察6项转办问题和省、州环保督察17项转办问题的整改工作;市域 153  条河(湖)全面实行河长制管理;绿化提升行动全面实施,年内植树面积440亩,栽植云杉园柏等树种约5万余株,育苗1700亩。发放2017年生态移民燃料补助415.2万元,生活困难补助1298.6万元。年内完成三江源二期工程3项,其中:2015年玉树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项目和2016年度生态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通过省州联合验收;科技培训项目已完成所有培训任务,与12月7日完成自验。
2017年,我市经济实现了平稳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但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服务行业总体发展不够充分。二是结构调整效果不够明显。发展质量和效益还需进一步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不高,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较小。民营经济不够活跃。三是发展动能仍显不足。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仍需增强,重大项目储备不足,新的消费增长点仍需加快培育。我们将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统一,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关键的一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切实践行新发展理念,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力做好脱贫攻坚、生态保护、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民生事业五大任务,确保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结构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合玉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2018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第一产业产值完成5.53亿元,增长3%;第三产业产值完成6.98亿元,增长5.4%。
----完成一般性财政收入8408万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66亿元,增长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5362元,增长8%。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8276元,增长9.5%。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今年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狠抓责任落实,确保精准扶贫任务按期完成。
今年是玉树市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要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按照省委提出的“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总体要求,把精准脱贫作为全市的“头等大事”,进一步强化措施,创新思路,齐抓共管,年底彻底甩掉贫困县的“帽子”。继续实施和完成好续建工程,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旅游扶贫项目,2018年15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确保2018年全面完成所有建设任务;争取3个点以上的旅游扶贫项目;实施好深度贫困地区各项政策的落实。
(二)担当历史重任,切实抓好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王国生书记来玉树调研的重要指示,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进一步完善好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和草原生态奖补政策,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农牧方面:组织实施好投资1140万元的2017年度退牧还草工程。扶持壮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根据“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填补空白、扶持弱小、发展提升”的思路,争取全市培育、发展培育2—4个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扶持农牧民建设特色种植养殖基地,使基地成为上连市场,下连千家万户的纽带;建设农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实现农畜产品加工增值,提高农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加快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推进农牧业生产标准化。二是林业方面:实施好投资3500万元的市区绿化建设项目和投资3000万元的加聂唐生态文化公园建设项目。三是垃圾污水处理方面:4月底前完成扎西科垃圾填埋场垃圾转运和封场工作;年内完成投资2480万元的隆宝镇和下拉秀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任务;实施投资2116万元的果青、甘达、禅古三村污水管网延伸工程。继续实施投资3.5亿元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实施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工程,重点对市区背街小巷进行卫生整治。年内完成玉树市第三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及前期工作;开展玉树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申报工作。四是三江源二期工程:组织实施好投资3300万元的2018年度黑土滩综合治理项目;投资929万元的2018年度草原有害生物防控项目;抓紧科技培训等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
(三)大力加强项目建设,全力以赴稳定经济增长。
强化“项目为主”意识,通过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提高投资质量,引领产业升级,促进结构优化,推动玉树经济发展更有效率、更高质量、更可持续。2018年续建项目38项,结转投资8.24亿元。2018年新申报各类项目76项,计划总投资15.59亿元。其中已争取和有望落实的项目32项,计划总投资13.44亿元。主要涉及市政基础设施、水利、交通、林业等领域。
一是加快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做好市政优化提升项目,组织完成好2017年棚户区改造125户建设任务、巴塘乡环境整治建设项目。组织实施好投资2810万元的下拉秀镇市政道路整治工程;投资1909万元的玉树市供氧设施建设项目;投资1250万元的下拉秀镇环境整治项目;投资1100万元的玉树市水厂水源地保护工程;投资3095万元的玉树市供水管网配套工程(注:国庆水库配套管线);投资4600万元的净化水厂改造项目;投资1280万元的玉树市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投资2.1亿元,实施12个村的电网升级改造和延伸工程;投资900万元,实施2017年棚户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积极开展玉树通用机场的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进煤改电(气)工作。实施“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计划,采用规范标准、资金补助和政策引导等多种手段,改造、新建一批卫生厕所。二是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乡村公路网络。开工建设总投资3600万元的小苏莽乡本江村(江多德)公路建设项目。三是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小型水利体制改革,推进农村安全饮水管理,确保饮水安全,防洪安全。投资2.03亿元,实施通天河流域防洪治理工程;投资1500万元,实施益曲河治理工程。投资1169.06万元,实施玉树市小苏莽乡尼夏同等三条山洪沟道治理工程;投资484.77万元,实施玉树市上拉秀乡子曲(曲新村段)防洪工程;投资318.41万元,实施玉树市新寨街道办琼龙1#、2#沟道防洪工程;投资3374.42万元,实施玉树市2018年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投资2031万元,实施玉树市灾后水利薄弱环节益曲河流域治理工程。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招商政策体系,落实好土地、资金、配套等招商政策。强化招商平台作用,完善市内产业园区基础和服务设施。以活动促进招商,重点组织开展和参加各类大型招商推介会,紧紧围绕农畜产品深加工、旅游开发等特色优势,着力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企业重大项目。完善招商项目库功能,重点储备一批成熟项目。全力协调推进常青国际玉树生态牧场、青海玉树通天河漂流基地、玉树通用航空直升机旅游观光项目、玉树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玉树自驾游探险基地等商业项目。五是强化项目管理考核。按照“项目属地化、部门管行业”原则,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实行项目工作平台化管理,建立市级项目管理工作平台。强化项目考核,重点考核新开工项目数量、投资完成率、问题解决、项目观摩等情况。
(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一是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落实中央和青海省支持藏区教育发展政策,高度重视并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年底建成33个学前教育巡回支教点,覆盖率达到50%,学前一、二、三年入园率分别达到71%、68%、65%。补齐教育短板,中小学入学率分别达到95.8%、99.5%,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和义务教育巩固率均达到90%以上,筹建总投资6200万元的玉树市第五完全小学,加快实施市区6所幼儿园新建和改扩建工程。二是加快卫计事业发展。继续开展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工作,实现健康脱贫。继续扩大市、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范围,推行基本药物零差额销售。抓好各乡镇的卫生附属设施、基本设备和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平衡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全面实现医疗医保服务“六网合一、一卡通就医”。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州级统筹,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
三是大力实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程。实施促进就业创业工程,力争实现求职登记人员就业率达到9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确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及生育保险工作稳步推进,使每个险种的参保率达到90%以上,力争每个险种的参保人员做到应保尽保。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和劳务纠纷调处力度,积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处率达到90%以上,促进劳动关系健康、和谐发展,合同签订达到100%。四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惠民等工程,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争取全民体育健身场馆、全民健身篮球场试点县等工程项目。进一步扩大广播电视覆盖范围,推进县级电视转播站向广播电视台的升级建设,广播影视触角逐步向村级延伸。继续加强对乡镇文化综合服务站的指导,以巴塘乡综合文化站为试点,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运行能力。投资900万元,实施玉树市琼龙、隆宝镇、仲达乡11人制足球场建设项目。
(五)大力发展旅游业,创建知名生态旅游目的地。依托旅游带动玉树发展,致力打造国内知名旅游城市,努力将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市新的支柱产业。积极筹办“三江源探险系列活动”漂流赛、勒巴沟国际徒步赛、自驾游、赛马节等各项赛事活动。积极推进玉树石刻文化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推进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提档升级,重点实施好投资6000万元的新寨“嘉那嘛呢”石经城景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六)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加强现代物流配送设施和信息网络建设向基层延伸。积极推进智慧化城市建设,进一步拓宽智慧城市应用领域。积极推进农牧业品牌建设,“三品一标”质量认证数量达到850个,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75%以上。继续创建宜居示范村镇,大力改善农村环境,改造村内道路及边沟,新建改造安全饮水设施,组织实施“厕所革命”相关工程。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加快农村地区薄弱学校改造,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摘帽不摘政策,做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回头看”,巩固国标人口脱贫成果,促进市标人口持续增收。
(七)深化改革创新,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动态管理制度。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全覆盖,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健全跨部门、跨区域执法协作机制。完成市区总规的修编工作,启动城市规划双修工作,试点“多规合一”,建立以规划为主导的经济发展管理体系。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步伐,逐步将供水、污水处理、供热、垃圾填埋等推向市场,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快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综合执法下沉乡镇、村社。完成玉树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继续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全面实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推进财税改革,完善政府预决算公开机制,实现预算执行单位财务动态监管。规范财政预算和专项资金管理,积极推进“营改增”工作。进一步深化对口支援机制,把重点放在改善民生、扶贫攻坚,特别是人才智力和技术引进上。
各位代表,做好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认真贯彻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下,咬定目标不放松,勇于改革,不断创新,大干实干,坚决完成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玉树大发展而努力奋斗!
报告完毕,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