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掌乡党委书记张彦涛向记者们介绍情况
满掌乡山坡上牦牛多
文/图 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 祝嘉忆
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满掌乡是黄河源区的一个牧业乡,平均海拔4200米,草场多以高山草甸为主。8月4日,采访团一行走进满掌乡,看到人大代表关切群众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发挥代表作用,搭建了一座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州、县、乡三级人大代表,满掌乡党委书记张彦涛讲述满掌人治理黑土滩的信心和决心。
“满掌乡牧民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传统牧业收入。近年来,我们结合实际,大力宣讲重畜轻草的危害性,让群众充分认识草业先行、以草定畜的现实意义,切实从思想上实现了由重畜轻草向种养结合的根本转变。”提到满掌乡这几年的变化,张彦涛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基于本土植被有着环境适应力和抗病毒能力强的特性,满掌乡人大主席团组织人大代表调研,了解群众想法,积极向乡党委反映。后来,我们就利用境内的黑土滩,开办了本地草种和燕麦种植基地,不仅满足了黑土滩治理的需要,还为群众冬季补饲提供了便利,受到牧民群众的欢迎。”张彦涛说。
满掌乡人大主席团很关心乡上的产业发展,常常利用代表联络室听取建议,并开展调研视察等活动,提出建议意见。
从2020年开始,满掌乡大力发展饲草种植基地,种植饲草20公顷,年收入4万元。2021年,通过中央财政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示范村项目,投资100万元,饲草种植面积200公顷,年收入20万元。2022年,依托达日县“一十百千”为契机,满掌乡大力发展饲草产业,种植饲草面积2000公顷。“发展饲草产业能够有效减轻天然草场的载畜压力,缓解草畜平衡矛盾,形成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高的良性循环局面。”张彦涛说。
“你们刚才路过时,有没有看到山坡上的牦牛?”张彦涛问记者们。针对牧民群众单纯利用天然草场、荒山荒坡放牧,加之传统生态畜牧业发展面临生产速度慢、繁殖周期长,经济效益低下、难以形成规模等问题,在代表们的建言献策下,2021年,满掌乡成立达日县满掌乡岷玛智源生态畜牧业专业联合社,重点发展牦牛产业,打造达日县满掌乡牦牛选育扩繁基地。
东见化是满掌乡木热村三社的社长,也是乡一级的人大代表,他有想法有思路更有干劲。知道乡里建了联合社,他第一时间加入。“我是预备党员,还是基层人大代表,知道国家的政策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有什么借口不支持?去年一头牛有795元的收益,今年的收益可能会更高,我何乐不为。”东见化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语说道。
知道乡里要建生态畜牧业专业联合社,木热村党支部书记桑扎,也是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他坐不住了,带头加入联合社、开村民动员大会、上门入户讲解……在桑扎的努力下,86户群众纷纷加入联合社。
2021年,达日县满掌乡岷玛智源生态畜牧业专业联合社购买及牧民入股牦牛1881头,年内经济收益达69.17万元,入股牦牛每头分红795元,受益群众达402户;收益的40%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及开发公益性岗位。
长期以来,满掌乡人大主席团充分发挥人大独特优势和职能作用,做到重心工作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人大职能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如今,满掌乡已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