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欢迎您!N/A 返回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门户网站
视察调研

关于全市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书面)


——2022年12月20日在海东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

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为全面了解全市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情况,推动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实现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效果再提升,为全市就业形势稳定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度工作要点,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托六县(区)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会同就业等相关部门,于9月5日至15日,对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并提交了调研报告。根据六县(区)调研情况,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负责汇总整理形成调研报告。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基本情况

截止10月底,我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592人,完成任务的95.47%;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455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04.7%;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729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51.88%;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9%,控制在3.5%以内;向省内外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49.2万人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49万人次的100.4%,其中:向省外输出13.7万人次,省内跨地区转移16.3万人次,就近就地转移19.2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54.3亿元,人均劳务收入11036元。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4948人,实现就业4355人,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88%。预计12月底全市新增就业人员将按期完成全年9000人的目标任务。

二、工作成效

(一)强化政策落实,稳定就业局势

一是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者就业需要,积极搭建资源供需平台。举办“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百日千万网络招聘”“金秋招聘月”等线上线下招聘会63场次,3700家用工企业提供就业岗位8.1万余个,2950多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二是持续加大就业帮扶力度,优化服务举措,确保相关待遇应发尽发。紧盯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充分利用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就业困难人员,进行精准就业帮扶。截止目前,我市共支出各类就业专项补贴资金6515.04万元,其中:为1994人次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1640.69万元,为5646人次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社保补贴3020.22万元,为23668人次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2932.31万元;累计为69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83万元,其中:为11名城镇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5万元,为47名农民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98万元,为11名大学生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0万元。

(二)突出精准培训,提高就业能力

一是抢抓技能培训黄金期,组织技能培训招投标,完善线上线下一体化培训机制,分层次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和新增城乡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依托“东西部协作就业培训基地”“东西部协作劳务输出基地”,针对无锡市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对有培训需求的脱贫户、边缘易致贫人口开展叉车、电焊等全封闭短期技能培训,通过“订单培训+定向就业”模式,实现稳定就业。目前组织开展订单培训152人,向江苏定向输送41人。三是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工商联《关于全面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加强技能人才培养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2139号)的通知,对接市青乐化工机械有限公司,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71人次,极大地提升了企业职工的职业技能。

(三)促进特色产业,拓宽就业渠道

一是积极响应国家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我市平安区通过假发编制技术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就近就地就业。通过开办假发工厂,提高城乡妇女就业能力,有效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促进留守妇女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按照“1+7+N”模式(即“1”为城区总厂,“7”为7个乡镇、街道分厂,“N”为村级站点),逐步扩大规模。自2021年9月13日正式运营以来,先后培训女性劳动力203人,熟练上岗91人,其中残疾人21人,脱贫户20人。截至目前,设立了一个城区总厂,建成3个村级站点,城区工厂吸纳稳定就业86人,正在培训3人;小峡镇古城崖村村级站点正在培训27人;沙沟乡侯家村村级站点吸纳稳定就业5人,正在培训2人;巴藏沟乡下马家村村级站点正在培训9人。二是积极推进蚂蚁服务星站项目。由平安区委、区政府联合支付宝公益基金会、蚂蚁集团客户体验及权益保障部、体验部共同发起的数字化产业帮扶项目蚂蚁服务星站,采用“线上+线下”灵活就业、灵活办公模式,通过“公益基金资金扶持、蚂蚁集团派发订单、政府政策和基础配套、第三方管理运营”,开发灵活就业岗位。目前已配备76个工位,共组织面试8批,正式上岗50人,15人正在培训。三是充分依托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机制,加强与无锡市协调对接,建立信息联络员制度,通过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定期发布企业用工信息,推动劳务输出由“单向帮扶”向“双向协作”“共同发展”转变,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扩大有组织规模化外出就业比例,切实提升就业增收水平。截止8月,全市通过东西部劳务协作的开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992人(脱贫劳动力476人),其中到东部对口帮扶省份就业1703人(脱贫劳动力165人)。四是做好“海东·无锡乡村振兴创业孵化园”创业孵化工作,接轨新形势下互联网的发展,打造用特色短视频的方式传播海东文化,将海东市的特色产品面向全国进行推广,带动海东市第三产业高速发展,培养更多属于海东市的直播电商人才,助力海东青年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8月5日我市第一期青年创业者36人赴无锡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电商创业培训,经过培训,6名学员留在无锡学习和工作。

(四)参与创业大赛,提升创业能力

积极参与“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青海赛区选拔赛暨“农行杯”青海省创业创新大赛。化隆县推送的“西北楼”牛肉面项目荣获一等奖,平安区推送的“青绣产业一站式服务先行者”项目和化隆非遗文化传承助力乡村振兴-唐卡产业发展项目荣获二等奖,互助县推送的在供给端赋能的家政服务创新项目获三等奖,民和县孝康养老服务中心和循化撒拉艳姑刺绣带动劳务品牌助推乡村振兴项目获得创业创新之星的荣誉,海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优秀组织奖。既集中展现了参赛企业创新创业的“硬核”实力,也充分展示了海东市浓厚的创业氛围和积极进取的创业精神,助推了全市创新创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五)打造劳务品牌,提升就业质量

严格落实《青海省劳务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将强品牌、重特色、创效益、增收入作为做强做优劳务经济的重要举措,结合区域经济社会、民族特色和劳务经济发展,培育壮大“化隆牛肉拉面”“循化撒拉人家”“土乡农家乐”民族餐饮,“撒拉艳姑”“互助素隆姑”民族刺绣,“五峰铁艺”“蒲台水暖工”传统劳务品牌,做优“乐都高原电建”“互助家政服务”“青绣”等新兴劳务品牌,形成了“一县(区)一特色,一县(区)多品牌”的发展格局,带动更多城乡劳动力就业创业。截至目前,我市在外开办拉面店2.77万家,从业人员约16.6万人,实现拉面经营收入88.25亿元,利润30.08亿元,从业人员工资性收入31.02亿元。互助县从事家政服务企业80家,长期稳定从事家政服务人员超过5000人,人均年收入3.5万余元。全市“绣娘”近5万人。

三、存在问题

(一)岗位开发有限,吸纳能力减弱

因我市产业结构升级及疫情影响,企业吸纳就业能力逐步减弱,可开发就业岗位十分有限。部分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减员降薪或停产歇业,造成短期内就业人数的减少,而重点群体就业总量增加,岗位数供不应求。

(二)高校就业失衡,就业矛盾凸显

一方面随着高校连年扩招,高校毕业生总量逐年增加,受疫情影响,就业渠道收紧,就业压力增大。另一方面企业与基层职位存在空缺。由于高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就业期望值过高,不愿到企业和基层就业;创业经验、资金缺乏,自主创业能力不足,创业成功率不高,稳定性差;多数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以行政事业单位考录为主,存在缓就业、慢就业现象。

(三)返乡人员增加,转移输出受阻

受疫情影响,我市在内地就业的务工人员,因门店关闭、厂家停产等原因,纷纷踏上了返乡的路,已经输出去并在内地就业人员收入急剧减少,生产受到制约,生活困难。据不完全统计,截止五月底,我市返乡的劳动力达到万人左右。返乡人员大部分为拉面从业人员和部分长三角、珠三角电子产品企业上班的普工,大多技能单一,再就业能力弱。同时疫情影响导致东西部劳务协作对接交流受阻,人员输送困难,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难度加大。

(四)品牌培育受限,优势发挥不足

我市除拉面经济品牌外,其他劳务品牌缺乏产业化扶持,品牌培育力度不够、内涵品质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受区域和民族特色限制,规模化程度低,后续发展乏力,无法形成集聚优势,不能有效带动农村劳动力等高质量就业,产业培育和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四、意见建议

(一)深挖企业岗位资源,提升服务精准度

加强对企业岗位需求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推送,利用线上招聘平台,常态化发布岗位信息,广泛应用直播带岗、无接触面试等新模式,扩展就业渠道,促进岗位匹配。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时,因地制宜开展各类线下招聘活动和就业政策宣讲活动,帮助农村低收入人口及就业困难人员全面了解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和办理流程,推动就业服务更加便捷、更加高效。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推行“订单式”培养、学徒制培训等模式,推动“体力型”务工者向“技能型”转变。

(二)开展校企供需对接,提高就业匹配率

做好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政策宣传、信息引导、就业创业扶持等工作,全面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各项扶持政策。深入校园举办创业大讲堂,进行创业政策解读、经验分享、实践指导等活动,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推动中小微企业进校园招聘,与高校开展精准供需对接,打通求职招聘“最后一公里”。积极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面向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三)密切相关机构联系,优化劳务对接链

加强与省内外驻外劳务办事机构、对口帮扶城市就业部门、用工单位和重点工程项目、园区的联系和劳务对接,广泛收集、考证,通过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发布有效用工信息,发挥劳务经纪人、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作用,引导、组织和输送农村劳动力,尤其是脱贫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省内跨地区流动和向省外输出。

(四)加快劳务品牌建设,扩大品牌影响力

围绕富硒产业、乡村旅游、家政服务、特色手工艺等新兴特色产业,继续深挖各地劳务输出亮点,落实扶持政策,鼓励各县区打造一批地方特色鲜明、带动就业明显的新兴劳务品牌。加大劳务品牌宣传推介,组织互助家政服务、化隆牛肉拉面等劳务品牌参加全国劳务品牌大赛,扩大劳务品牌影响力,引领农村劳动力高质量稳定就业。

上篇新闻: 关于全市“四好农村路”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书面)

下篇新闻: 关于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