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果洛藏族自治州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及2013年计划(草案)
审查结果的报告
(2013年3月22日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主席团第二次会议上)
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 托巴
各位代表:
州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了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受州人民政府委托提交的《果洛州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财经委员会在会前初审的基础上,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对计划草案和报告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州人民政府提出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是: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5462万元,同比增长12%;实现农牧业生产总值61956.28万元,同比增长3.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05.1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704.9元;州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7207万元;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6.4‰以内;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45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3.8%;解决温饱人口1059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3%;参加新农合134982人。
财经委员会认为:2012年州人民政府和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千方百计克服经济运行环境趋紧,制约因素多等困难,使全州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得到持续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较好地完成了州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调结构、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任务仍然十分繁重;优势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进程缓慢,力度不大,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居民生活成本居高不下,消费需求仍显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仍然存在;改善民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任务还比较艰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项目仍须加大投入。对此,必须增强忧患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州政府提出的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州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7.8‰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省定目标。
财经委员会认为,州人民政府提出的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体现了“四个发展”的基本要求,符合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主要预期目标和总体安排切实可行。建议本次大会批准州人民政府提出的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通过《关于果洛藏族自治州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3年计划安排(草案)的报告》。
三、2013年,州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认真执行本次大会批准的计划,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带动全州经济进入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为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财经委员会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引导农牧民转变粗放经营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不断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闯出一条生产、生态、生活共赢之 路,使生态畜牧业真正成为强州富民的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认真贯彻落实《青海省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抓住国务院决定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的有力契机,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努力将我州建成全省生态文明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决定加快果洛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努力加大投入,促进水资源开发、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继续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系统,拓展通达深度。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增强供电保障能力。加快人畜饮水工程建设,解决农牧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形成功能完善、安全高效、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体系,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
(三)坚持项目带动,进一步创新工作推进机制。全面落实重大项目建设和投资任务,增强经济发展支撑,切实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大对重点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投资力度。积极争取项目投资,提高项目配套资金的到位率,加强在建项目的监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大项目、好项目入驻我州,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准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导向,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稳定增长。改造提升基础产业,大力培训新兴产业,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努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树立品牌意识、精品意识,扩大地区知名度,不断增强我州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抓好水电资源开发、太阳能利用、中藏药材、畜产品加工、民族手工业制造、发展高原文化生态旅游等,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五)努力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内需、调结构的重点,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困难群体的就业扶持力度,努力解决就业难问题。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创新。继续稳定和平抑物价,密切关注市场价格走势和变化,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的监督。加大扶贫攻坚力度,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和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及时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