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欢迎您!N/A 返回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门户网站
代表大会简介

关于果洛藏族自治州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3年计划安排(草案)的报告

关于果洛藏族自治州2012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3年计划

安排(草案)的报告

 

----2013年3月21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上

 

果洛藏族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州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向大会报告果洛州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3年计划安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州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2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部分地区遭受严重雪灾的严峻形势,全州各地、各部门在州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州人大的有效监督下,紧扣主题主线和主要路径,围绕预定目标任务,全力稳增长、控物价、惠民生、抓改革、保稳定,取得了生态保护持续向好,经济又好又快,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和谐安定的良好局面。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5462万元,同比增长12%,完成计划目标。州属固定资产投资377207万元,同比增长53.25 %,超计划目标33.25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037万元,同比增长19.73 %,超计划目标9.7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05.1元,同比增长13.76%,超计划2.76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704.9元,同比增长25%,超计划13个百分点。

(一)加快转变牧业发展方式,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以增加牧民收入、提高农畜产品供给为目标,加快生态畜牧业发展,创新组织形式,规范管理制度,提高了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年内,全州有175个村组建了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覆盖率达100%。扎实推进草原生态奖补机制、动物防疫、农机购置补贴、鼠虫害防治、虫草限采以及工程实施等工作,牧业生产得到稳定发展。面对灾情,有效应对,全力投入,出色完成了抗灾保畜应急保障任务,及时开展重建规划编制。全年实现农牧业生产总产值61956.28万元,同比增长3.74%,完成增加值52325.71万元,同比增长3.73%,超计划目标0.73个百分点。共育活各类仔畜46.20万头只匹,繁活率  54.48%,同比下降7.47个百分点;损亡各类成畜12.47万头只匹,损亡率7.58%,同比提高6.15个百分点;出栏各类牲畜55.96万头只匹,出栏率34.02%,同比下降2.73个百分点;商品率  29.86%,同比下降2.11个百分点;总增各类牲畜33.73万头只匹,总增率20.51%,同比下降10.14个百分点;年末存栏各类牲畜145.52万头只匹,比上年减少9.96万头只匹,同比下降11.53个百分点;母畜比例51.64%,同比提高0.08个百分点。

(二)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抓好节能减排工作

组织安排了黑土滩治理、封山育林、重点湿地保护、小城镇配套建设、农牧民科技培训等生态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1362万元,全面完成年度预定目标任务。其中:黑土滩治理73.72万亩,封山育林22.6万亩,湿地保护12万亩,生态移民社区配套项目完成投资1682万元,投入213万元开展牧民科技培训。注重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争取资金639万元,支持玛多河源新村后续产业示范基地、州民族服装厂组建、克里姆藏毯编制厂车间维修改造等项目建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顺利通过省级核查验收,勘界确权面积797.18万亩,占总面积的100%

研究制定了果洛州2012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细化分解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强化了节能减排目标责任;组织审批(预审)环境影响评价项目65个,“三同时”现场核查率全部达标;加强污染源监管防控,依法征收排污费15万元;落实安排资金1789万元,州级环境监测执法业务用房、达日县城郊新村环境综合整治、玛沁和久治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得到重点支持。全州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

(三)项目工作卓有成效,固定资产投资再创新高

按照年初确定目标,“抓投资、促开工”,做深、做细、做实前期工作,筛选上报了一批生态保护、社会事业发展、资源开发、民生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强化项目争取,协调项目建设所需人、财、物、土地、安评、电力、运输等建前准备工作,推进项目建设,做好项目组织管理与监督管理工作,认真落实项目“四制”,严格基本建设程序,年末,施工项目464个,同比增加15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20个,同比增加72个;续建项目144个,同比增加78个。完成州属固定资产投资377207万元,同比增长53.25%,占年度目标任务的     129.98%。项目建设为全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扩大对外开放,培育市场主体

面对市场疲软,积极开展“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活动,最大限度减少了经济下行的不利影响,确保了工业经济运行基本面稳中有升。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03177.6万元,同比增长10.8%,完成计划目标的100.2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00398.90万元,同比增长9.90 %;规模以下工业完成增加值2778.70万元,同比增长 62.55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其中:铜精矿含铜量28280.80吨,同比增长   0.49 %;自来水209.1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25%。累计完成发电量135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56.40%。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绩。2012年青洽会期间,我州共组织和推介项目50个,与客商在特色资源、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新能源、水电等方面达成意向性开发协议,签约项目25个,资金达45亿元,同比增幅317%。全力争取落实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结构调整、外经贸发展、技术改造项目22个,总投资1361万元,同比增长   36.37%。兑现家电、汽车下乡财政补贴资金300万元。稳步推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60家农家店,2个配送中心,1家商贸中心。全州旅游业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全年接待游客18.1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676.34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6%

(五)消费市场繁荣活跃,物价总水平趋于平缓

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353.7万元,同比增长15.20%。其中: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1243.7万元,同比增长14.6 %,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110万元,同比增长  18.81 %;国有经济完成零售额10729.7万元,同比增长     25.10%,个体私营经济完成零售额21410万元,同比增长   11.12%,私营经济完成零售额 4214万元,同比增长13.52%;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零售额31392.7万元,住宿餐饮业完成零售额496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5.79%11.61%

坚持物价调控不放松,综合施策,强化价格监管和市场调节,通过落实价格调控责任制、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三项建设”规划、规范流通环节、充实价格监测力量、合理调整水价、严格执行成品油价格政策、取缔不合理收费、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正确引导社会消费预期等措施,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回归正常,价格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年底,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5,低于全省103.1的平均水平。

(六)财政收入稳步增长,金融存贷款增幅较大

全州各级财政、税务部门进一步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积极组织收入,优化支出结构,实现财政收支平稳运行。2012年,全州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037万元,同比增长19.73%,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13.92%。累计支出473610万元,同比增长   21.36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02381万元,同比增长35.26%,各项贷款余额 81722 万元,同比增长81.09%

(七)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公共服务能力逐步提高

教育工作。投入各类教育建设资金17035.1万元,实施学前教育、校安工程、校舍改扩建、高中建设、教师周转房、双语教育基地等一批项目,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继续完善教学质量检测、考试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水平。加大中小学教师培训力度,多渠道补充教师,提高教学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推进营养餐计划,落实专项资金1468.7万元,万名学生受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2012年底,全州学前教育入园率    40.97 %,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3%,初中阶段入学率为   97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52.9%

科技工作。年内,共落实各类科技项目资金709万元,为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20期,培训人员2877人(次);加快农牧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建设,投入资金90万元,建成高标准新型节能日光温室6栋;广泛开展科普知识宣传,受益人数达24796人;充实完善科技活动中心硬件设施,组织青少年参加形式多样的科技教育活动;成功召开全州第七次科协代表大会,积极倡导科技兴州理念。

文体广电工作。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加快推进格萨尔文化博物馆、州广播电视用房、民族文化艺术排练用房、剧团排练用房、民族歌舞团办公楼、州县群众体育场馆、拉加中波实验台、921台扩建等工程建设,确保按期完工并投入使用。持续开展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弘扬民族特色文化。举办和参加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全力实施“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大幅提高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3%96%。电影放映工作面向基层、面向牧民,群众免费观看电影2196场,业余文化生活单调的现状明显改善。

卫生工作。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工作要求,出台一系列相关配套文件,稳步推进五项重点改革,医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巩固扩大基本医疗覆盖面,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筹资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420元和404元,全面推开尿毒症等8类大病保障。实现州、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全覆盖,实施零差率和医保支付政策,降低药品价格,减轻了群众负担。完成5所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和4县基层卫生院职工周转房可研报告评审工作,45所乡镇卫生院及101所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通过评审,举办卫生专业人员培训班,培训736人,基层医疗环境和诊疗质量得到提升。严格执行14类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标准,规范操作和考核办法。全州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展开,进入攻坚阶段。健全完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增强处置能力和保障水平。

计生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改善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全面开展“康福家行动”,认真落实“少生快富”、“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制度。注重培训,提高计划生育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建立人口统计信息。2012年,全州人口出生率为 16.4‰,控制在计划目标以内。

社会保障工作。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扎实做好城乡保障性住房建设。年内,全州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45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3.8%;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4298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9%;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55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4%;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228人,参保率达到62%,完成目标任务的103%;新型农村牧区养老保险参保79553人,参保率98.88%,完成目标任务的  108.7%;失业保险扩面159人,完成目标任务的227%;工伤保险新增参保人数596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9.2%;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增605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3%;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增1229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1%;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参合134982人,参合率99.22%。加快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步伐,廉租房100套、公共租赁房855套、林业棚户区改造263户全部开工;抓紧完善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入住、管理、退出等制度,年内竣工3442套,分配入住1663户,超额完成目标任务;落实各类周转房549套,解决和改善干部职工居住条件;建设游牧民定居工程3600户,完工3550户,建成率98.61%

扶贫开发工作。扶贫开发本着“连片开发、产业带动、整体推进、项目到村、效益到户”的原则,争取筹措资金6977万元,重点实施整村推进、异地扶贫搬迁及后续产业发展、藏区扶贫、连片开发、劳动力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争取落实物资、款项总计6548.57万元。全年解决温饱人口10595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6%,贫困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 1765.8元,同比增长9%

(八)积极协调、主动作为,对口支援工作取得新成绩

随着对口支援实物资金量的明确,上海市对口支援果洛进入了新阶段。对口支援工作坚持两个倾斜,解决“四个基本”,按照“科学化决策、精细化管理”的工作总要求,工作机制逐步完善,项目管理不断加强,施工进度加快推进,工程质量得到保障,智力支持更加宽泛。到2012年底,累计落实援助资金2.66亿元,接受各类捐助物资、款项折合资金2572.5万元。中国移动、国家电网累计落实对口支援资金3890万元,涉及10个项目。

回顾2012年的工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一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加快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更加突出;二是畜牧业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薄弱,转型缓慢,综合效益不高,抗灾防灾整体功能不强;三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产品附加值低,对外依存度高,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大;四是农牧民增收份额中政策性收入所占比重较大,,自主创收能力不足,城乡居民收入收入结构单一;五是人才、技术、资金缺乏,土地、电力、运输等要素保障矛盾凸显。以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研究、克服和解决。

二、2013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3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是实施《关于加快果洛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开局之年,认真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进一步巩固发展成果,提升发展质量,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州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的2013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全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州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7.8‰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省定目标。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力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认真贯彻生态文明先行区行动方案,实施好《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抓好三江源生态保护一期扫尾工作,确保任务全面完成,做好二期工程实施准备工作。继续探索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路子,完善移民新村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劳动技能培训,拓宽增收致富渠道。

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大节能减排工程措施的实施力度,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年内,加快玛沁县大武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组织实施五县污水处理厂 、玛沁县二期垃圾处理场、拉加镇二期垃圾处理场、久治两乡垃圾处理场、12个重点乡镇垃圾处理站及农村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加强重点企业污染防控体系建设,严格控制污染排放,抓好对新上项目的用能审核和环境影响评价。强化环境保护舆论宣传,树立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全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

(二)扶持壮大生态畜牧业,促进畜牧业向效益型转变

重点做好草场经营权有序流转,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规范建设和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培育引进三个环节。突出抓好游牧民定居及配套工程、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退牧还草等项目实施。加强以“防病、防灾”为中心的畜牧业生产服务体系建设,综合利用畜用暖棚、建设养畜、人工种草、动物防疫、围栏封育、良种繁育等项目,夯实合作社基础条件。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深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鼓励牧业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增强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畜产品竞争力。完善市场机制,加强产销联接,延长产业链条,促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2013年,全州农牧业增加值增长3%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成畜损亡率控制在2%左右、计划出栏率达到32%、牲畜商品率达到30%、牲畜总增率达到31%,适龄母畜比例达到52%

(三)持续扩大投资规模,加快地区经济发展

切实加大生态、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科技、水利、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的建设投资力度。一是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紧紧围绕《关于加快果洛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十二五”规划,及时调整、充实项目库储备,强化项目可研工作,确保项目上报接替有序不断档。二是切实做好项目建前工作,抓紧项目资金的筹措落实工作,及时解决外部配套条件落实问题。三是认真做好项目开工和管理。促进项目顺利开工建设,注重狠抓项目管理,落实项目问责制,实行施工进度倒排机制,严格项目建设程序,保证施工质量,按期竣工。加强项目稽查,确保政府投资项目依法合规,资金使用安全高效。四是协调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协助做好果洛民用机场、花石峡至大武、大武至久治高速公路等项目的建设工作,做好三江源二期规划工程实施准备工作。2013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

(四)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条件,创造优质发展条件

继续加强游牧民定居及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好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完善公路运输网络,提高通达深度和技术等级,争取落实交通建设项目投资2.7亿元,其中:农村公路16条,483.42公里;农村道路硬化50条,101.3公里;旅游公路2条,145公里。

切实做好班多至玉树330千伏线路玛多段落地工作,协调解决班玛、久治两县大电网延伸问题,推动金太阳工程深入实施,重点解决电网延伸不到地区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问题。

继续加大重点城镇供排水设施、道路、污水处理、集中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年内开工建设总投资11808万元的五县县城污水处理厂,总投资3250万元的大武镇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总投资23720万元的六县县城道路建设工程。

组织实施好大武防洪二期、班玛赛来塘流域综合治理、长江、黄河源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及预防保护二期和三期等工程,争取落实六县县城和重点城镇防洪、玛沁县格曲河重点流域水土保持、大武镇水源地保护等项目资金。

(五)着力推进招商引资,加快发展非公经济

紧紧抓住上海对口支援和省上结对帮扶的有利机遇,加快果洛州“三江源”有机产品加工产业园区论证,开展“飞地经济”前期研究、论证工作。重点争取落实企业结构调整、中小企业发展、西部外经贸、商品流通企业发展等项目,为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13年,工业增加值增长5%

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促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引导各类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建设、优势资源开发和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强化和完善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注重发挥招商主体作用,跟踪已签约招商项目,力争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开花,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

进一步完善政府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优惠政策,以适度宽松的投资环境、更加优惠的投资政策、包容诚信的社会氛围,吸引外来投资参与果洛开发建设,力争非公经济比重有所提高,从业人员、个体私营企业规模有所扩大。

(六)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努力构建特色经济

一是发展高原旅游业。尽快完成年保玉则旅游建设规划,改善景区条件,投入13000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旅游推介,全力打造年保玉则、黄河源、阿尼玛卿雪山、格萨尔文化走廊、班玛原始森林、藏式碉楼及红色旅游等精品线路。积极扶持旅游商品开发制作。力争旅游收入增长20%以上。二是培育格萨尔文化产业。建立格萨尔文化产业发展基地,大力培育格萨尔文化产业,着手果洛州格萨尔文化民俗村项目前期工作,实施好甘德德尔文格萨尔文化史诗村建设项目。三是加快水电资源开发步伐。切实加快格曲河梯级水电站建设,做好玛尔挡水电站建前服务与协调,积极推进官仓峡、门堂等水电站前期工作。四是加大农畜产品及中藏药材加工开发力度。

(七)落实财政科学化管理,坚持依法治税

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坚持依法理财,增强预算管理,规范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继续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和水平。狠抓组织收入,强化支出管理,合理调度资金,切实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严格依法治税,抓好主体税种和非税收入,做到应收尽收,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13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

(八)切实保障民生改善,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教育方面。重点支持学前教育、初中校安工程、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和远程教育中心、拉加职业分校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巩固提高“两基”及教育布局调整成果,注重义务教育阶段均衡发展。多措并举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严把教师准入制,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重视师德建设,全面提升师资水平。推进基础教育向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延伸,实现教育连贯性。鼓励社会办学,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文体广电方面。坚持不懈地抓紧做好果洛《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工作,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奠定基础。重视历史宝贵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继续开展文物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工作。推动群众性体育事业发展,开发各具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巩固提高广播电视转播质量,稳步推广有线电视数字化传输。接续实施好农牧区电影放映及“村村通”、“户户通”工程。组织州民族体育综合场馆、州群艺馆、藏传佛教人士培训学校、六县民族体育场、六县文化图书馆、六县电影院等项目建设。

卫生和人口计生方面。启动实施州级及五县藏医院、州妇幼保健医院、州人民医院儿科和传染病区、玛沁县拉加镇卫生院改造、玛多县人民医院制氧站等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州、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全州、功能较为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急救和卫生执法监督的公共卫生长效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扎实做好免费孕前健康检查,扩大“三项制度”覆盖率,使政策落实率达100%。积极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人口计生统计信息准确率。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落实人口生育政策。2013年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5‰以内。

社会保障方面。认真做好新农保和城镇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切实提高参保率。全面完成“金保工程”建设任务,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扩大工伤保险范围,规范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程序,确保待遇及时兑现。强化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落实,切实搞好劳动争议仲裁调解工作。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鼓励和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2013年新增就业1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扶贫开发方面。全面贯彻落实青海藏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加大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产业开发、贫困劳动力培训、社会帮扶等项目资金的争取落实力度,切实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扩大村级互助资金借贷试点面,充分发挥互助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巩固和完善定点帮扶工作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2013年稳定解决10000名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贫困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以上。

保障性安居方面。扎实有序推进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积极争取落实中央补助资金及优惠政策,统筹安排使用好地方政府资金,确保州县财政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妥善解决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设施建设。做好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发放工作。

(九)保持物价基本稳定,扎实做好粮食工作

加强价格调控,完善应对措施。搞好重要商品产运销衔接,合理安排粮油肉收储和投放,建立完善州县储备制度,增强市场调控能力。严格执行鲜活农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减少和降低收费,取缔不合法收费。加大“三项建设”投入力度,鼓励扶持设立平价粮油蔬菜超市,支持城镇超市、综合批发市场与畜牧专业合作社对接,减少流通环节,增加零售网点,切实把中间成本降下来。强化对食品、药品价格和医疗、通信、教育等服务收费的监督检查,坚决治理交通运输领域乱收费乱罚款,纠正零售商业企业违规收费行为,严厉查处价格违法行为。进一步健全处置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确保年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

继续实施“放心粮油工程”,及时充实粮油库存,确保粮油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流通有序。完善全州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提高粮食应急供应能力。扎实做好州级储备粮油管理及成品粮油销售、补库工作。做好粮油监督检查,粮油库存真实可靠,价格保持平稳。

(十)坚持扩大开放,稳步推进对口支援工作

积极参与省内外经济、文化合作交流活动,加强地区间的互助合作,扩大合作规模和领域。全面实施上海援青规划,促进国家部委、央企对口支援果洛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探索建立全方位援青机制,在完善现有工作机制基础上,逐步推行“五统一、三分开”的工作方法。重点在生态保护与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园区、民生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给予支援。同时,主动沟通、对接,全力做好省直机关、单位结对帮扶工作。

各位代表,完成2013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重、责任大,让我们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密切配合,扎实工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先行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实现“两新”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上篇新闻: 关于果洛藏族自治州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下篇新闻: 果洛藏族自治州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