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人民政府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贯彻落实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办理结果的报告
——2024年3月12日海北藏族自治州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
2023年7月,州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海北州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并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贯彻实施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的通知》(北人大常字〔2023〕18号)。对此,州政府高度重视,全面落实审议意见,认真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一、全民动员,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意识。一是强化学习。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安全生产法》作为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总抓手,动员全州上下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不断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监管、依法治安。州安委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深入学习宣贯新修订〈安全生产法〉的通知》各级各部门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学习“第一议题”重要内容,列入党委常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和政府党组会、常务会、安委会重要学习内容,全州上下“逢会必讲安全生产”蔚然成风,安全发展的政治自觉和思想基础得到不断夯实,广大干部群众的安全生产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得到不断强化。二是强化宣传。全州上下以“八五”普法为契机,结合“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法宣传周”“消防宣传日”和安全宣传“五进”等活动,充分借助报纸、电视台、网站及新媒体平台,持续宣传报道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重要论述,不断提升全社会安全生产法治意识。同时,向全社会公布《安全生产问题隐患举报奖励办法》,鼓励群众争做安全生产“吹哨人”,举报安全生产领域非法违法问题线索,并公开通报各类问题隐患、违法行为及处罚情况,并在部分乡镇试点开展安全生产入村规、隐患排查兑积分活动,在教育行业实行安全防范“每日一提醒”制度,在矿山领域强力推行“出事必警示”工作机制,有效促进了“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思想行动转变,不断汇聚起全社会践行“安全发展”的强大工作合力。三是强化培训。以党政领导干部、部门监管人员和企业从业人员为重点,分级分类开展了安全生产法规知识培训,切实增强监管部门依法履职能力和企业遵法守法意识,并组织开展了全州矿山水灾事故、防汛抗洪、森林草原火灾等应急疏散实战演练,着力提升全社会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意识,在全州努力营造“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浓厚氛围。
二、严守底线,全面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一是夯实党政领导责任。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制定完善了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年度任务清单,将安全生产纳入政府重点工作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每季度研判全州安全生产形势,并及时召开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解决重大问题。州委、州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率先垂范、亲力亲为,逢会必讲安全生产,多次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指示批示,并带头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各分管领导根据职责分工也多次带队检查分管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推进落实。二是夯实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制定出台了安委会及其办公室工作规则细则,进一步厘清了34家主管部门对97个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并及时制定印发年度工作要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方案,细化责任分工,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压紧压实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强化日常和年终考核,有效促进了属地监管、行业管理责任的落实。三是夯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推动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和投资人第一责任人法定责任落实,督促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等重点企业健全完善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举报奖励和教育培训等制度,州县应急部门、托管方、承托方派驻人员组成的安全生产联合督导小组,入驻到辖区托管煤矿,积极推进煤矿企业“啄木鸟”行动,现场监督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三、紧盯重点,深入推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一是深化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高规格成立由州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行动领导小组,制定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统筹开展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州县两级及时成立督导组,专项督导各地各部门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同时,突出城镇燃气、旅游行业、防汛度汛、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矿山工贸、校园安全、地质灾害八个重点领域开展“八个专项行动”。期间,共排查各类隐患6774项,督促整改6550项,整改率为97%,有效化解治理了一批安全风险隐患。二是强化行业安全专项整治。突出矿山、危化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特种设备、商贸流通等重点行业领域,采取“政府总体协调、部门组织实施、企业自查自纠”方式,运用专家会诊、监管执法、体检报告等方法,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体检”工作,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应急、交警、消防、住建、文旅、工信、农牧、自然资源、林草等行业主管部门共开展各类安全检查4484次,查出各类安全隐患4634项,督促整改4222项,整改率91%。三是针对性建立“5685”工作机制。聚焦州政府主要领导提出的“六有六必须”工作要求,围绕开展“五个百日攻坚战”、“六个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覆盖”、常态化推进“八个重点行业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和健全落实“五项机制”等重点,通过召开会议、印发方案、督导检查等方式,一体推进全州安全生产重点工作落实。
四、夯实基础,不断增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一是全方位实施应急管理提质提效工程。结合主题教育调研成果转化,印发执行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若干措施,并配套制定海北州生产安全事故和森林草原火灾亮牌警示、应急管理系统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监管、基层“应急明白人”管理等制度,切实解决安全监管、应急管理、调度指挥等方面的机制短板问题。同时,持续在全州重点行业领域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和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目前,正常生产的1家煤矿、2家非煤矿山和43家加油站、14家运输企业全部达标。二是持续推进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持续推进煤矿、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督促1家煤矿、1家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完成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工作,为矿井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三是持续深化科技强安。积极推进“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落实,在煤矿、非煤地下矿山、尾矿库、中大型露天矿山等高危行业建成了电子封条、视频监控、监测预警等平台,用科技力量坚守安全生产红线。
五、从严执法,持续提升安全生产执法效能。一是全面排查安全生产隐患。2023年全州各地各部门聚焦重点行业领域,深入开展安全隐患集中整治行动,检查企业2680家次,下达行政执法文书1067份,实施行政处罚524万元,责令停产停工21家次;受理举报9起,核实处理6起奖励8000元;依法依规调查结案生产安全事故4起,处理企业相关责任人12人,责任单位7家,罚没款168.97万元;首次实现执法计划完成率、检查事前告知率、发现问题后续处置率、行政处罚案件结案率、群众举报投诉查处率“五个100%”,切实提升了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效能。二是推进分级分类监管执法。州县应急部门及时编制安全生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明确年度重点检查单位,将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重心下移,形成州、县级重点检查单位库并实现检查全覆盖。同时,积极推行“互联网+监管”和“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执法,按照“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原则,加强联动监管执法,解决多层级重复执法、选择性执法和执法“宽松软”等突出问题。
六、补足短板,着力提高重点领域安全水平。一是持续强化道路交通安全。严格落实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公路建设改造,完善路网结构,另一方面补充完善包括波形防护栏在内的各种道路安全设施,努力提高各级道路安全设施水平。“十四五”以来,在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改建、养护工程和日常养护中同步实施安保工程设施,对临水临崖路段、高填方等隐患路段设置波形护栏54875米和道口标注、示警桩、护柱13706根,平交路口增设减速带746处、3986米,急弯陡坡路段增设标志牌1358块,沥青路面按规定增设标线66559平方米,有效提升了农村公路安全保障能力,确保农村公路安全运行。二是不断夯实建筑安全基础。深入推进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理行动,共排查房屋建筑图斑195551栋,排查出自建房67132栋(经营性自建房2391栋、非经营性自建房64741栋),其中存在安全隐患的自建房2077栋(经营性自建房116栋、非经营性自建房1961栋),已全部进行管控,并已整治销号1969栋(经营性自建房整治销号113栋、非经营性自建房整治销号1856栋),剩余108栋力争年底前整治完成。持续推进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加固工程,2023年共实施建设项目120项,总投资达32.75亿元,同时加大在建工程和城市管网安全检查力度,2023年共排查乡镇房屋17020间、建筑工地117处、供排水管网63.17千米、供热管网118千米,抽查在建项目85项,查出各类问题隐患539条,行政处罚252.98万元。
总体来看,州政府及其各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审议意见办理工作,行动积极、措施得力、成效较好,但在法律宣传、重点领域监管、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安全生产综合执法改革等方面还需再下功夫。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在海北落实落细。一是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法治宣传。严格落实“双普法”责任制,将安全生产普法融入行业监管、行政执法全过程,不断提升干部群众的安全意识。二是全力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落实国务院安委会15条硬措施、省33条和州51条具体措施,督导各级各部门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层层压实责任,守牢安全生产底线。三是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全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细化的十一项具体行动72项重点任务,深度融合安全生产“5685”工作机制,落实“州级统筹抓督导、县级负责抓落实、行业牵头抓整治、常态长效抓整治”工作机制,紧盯矿山、危化品、建筑施工、消防、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防范,突出抓好重大危险源、燃气经营场所、农贸市场、特种设备等领域安全风险管控,坚持严格规范执法,提高本质安全水平,为平安海北建设贡献积极力量。